關於西西的《美麗大廈》
– 由謝曉虹撰寫
繼《我城》後,《美麗大廈》在1977年1月4日至3月31日於《快報》上連載。西西形容,這兩個長篇小說為「一個地方的兩種寫法」。如果《我城》是步移式的香港清明上河圖,那麼,《美麗大廈》則是定點式的,聚焦於一座十二層高的大廈。
美麗大廈的原型是西西當時剛遷入,位於香港土瓜灣的美利大廈。西西原來住在蕪湖街背後小街裡一座四層高的唐樓,「沒有電梯」、「沒有鐵閘」卻「治安很好」。美麗大廈設有偶爾失靈的升降機,住戶鐵閘時時緊閉。這樣的樓房,象徵著城市的現代化。小說裡的主角,無名字的「我」(有時改稱為「你」或「他」)剛遷入時,對它顯然充滿了戒備的態度。
然而,對於現代化的危機感並沒有使西西放棄仔細察看這座城市美麗的一面。小說裡的大廈原名「梅麗」,被「我」的朋友誤認為「美麗」。「美麗」是一種誤讀,也可以說一種觀看的角度。《美麗大廈》就像《我城》一樣,是一部關於城市的民俗誌,它對一般人忽視的日常投注了詩意的目光,仔細描繪了大廈裡工人洗擦地磚時的姿態、婦人雨中買菜回家時的步伐、工人掮著米袋爬上樓梯、小販把木頭車推到街上販賣熱氣蒸騰的豬腸粉⋯⋯
節錄自《美麗大廈》
「當時所有的人都為改善整座大廈的生活環境而盡力,好像天空中出現無數的手臂把一艘行將沉沒的船提起。」
「你感覺電梯不過是一個幻象,樓梯則具體得多,你可以觸摸樓梯的欄杆,看見樓梯的樣子,這是一件磊落的物體,光明而不虛飾,在樓梯上步行,你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你並不覺得疲倦,反而獲得新鮮的經驗,你想起在電梯中侷促、擠迫、不著邊際、囚困、憂慮、惶恐等等的不妥,反映了都市的全面病態。」
西西對於 《美麗大廈》 的感想
西西:《美麗大廈》後記(1990)
「如果《我城》屬於開放式,不知《美麗大廈》又是否近乎封閉式?這是一個地方的兩種寫法,只是不同的觀照吧了。
時間也不同了,時間之所以不同,其實是因為空間的變化。我目睹這種種變化,並嘗試把它存記下來。
如果你已讀過《美麗大廈》,歡迎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