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集《手卷》(洪範書店)出版。

《手卷》(由陳智德介紹)

《手卷》短篇小說集,收錄〈浮城誌異〉、〈猬的二三事〉、〈奬品〉、〈瑪麗個案〉、〈肥土鎭灰闌記〉、〈虎地〉等著於一九八○年代的十一篇短篇小說,其中〈浮城誌異〉及〈肥土鎭灰闌記〉兩篇特別廣為論者談論。〈浮城誌異〉以十三幅西方名畫配以小說的十三組獨立段落,以一個浮上天空的、無根的城市,作出寓言;以奇特而痛切的「鳥草」意象,反思失根的苦楚,也追問殖民的緣由、以「明鏡」託喻歷史本源的認知,以「慧童」和「窗子」引導新的文化創造與對話的可能。〈肥土鎭灰闌記〉結合西方劇場及中國古典戲曲的語言,改編元雜劇〈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及布萊希特的〈高加索灰闌記〉情節,從被爭奪的孩子的角度,提出對權力的質疑以及有關身份和自主的思考。較少人談論的〈虎地〉,自八○年代屯門虎地禁閉式難民營的情況取材,結合動物園的鐵絲網作為小說核心意象而展開敘事,小說由鐵絲網開始,由鐵絲網結束,更由鐵絲網引發出不同的思考:整篇小說寫的是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鐵絲網,包括難民營內外的鐵絲網、動物園的鐵絲網、國家邊境的鐵絲網,以至生自人們內心的鐵絲網。

1987年9月,《聯合文學》3卷11期(總35期)刊登小說〈手卷〉。1988年10月,小說集《手卷》獲台灣《中國時報》時報小說獎。

開啟討論

[discussion_board board=61]